第1479章 腾飞,华夏海军
三天后。
郑辉站在飞行简报室门口,看着窗外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为远处停机坪上整齐排列的几架歼15舰载战斗机镀上一层金边。
稍微做了些心理建设之后,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厚重的门。
简报室内已经坐了十来个人,投影仪的光束在略显昏暗的室内划出一道清晰的轨迹。
郑辉的目光首先落在站在投影幕布前——舰载机训练基地作战中心主任毕奉春正低头翻看手中的文件,眉头微蹙,显得格外严肃。
而在对方旁边的主位上,则坐着一位身穿便装丶年龄跟他相仿的地方人员——
正是常浩南。
「报告!07号机飞行员郑辉报到。」郑辉立正敬礼,声音在安静的简报室内格外清晰。
毕奉春抬起头,微微点头示意他入座:「来得正好,我们马上开始。」
郑辉低头不语,飞速在会议桌第三排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旁边是08号机飞行员林书岩——这位来自海军航空兵的年轻飞行员冲他笑了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郑辉回以一个沉稳的微笑,从飞行服口袋中掏出笔记本和笔。
作战主任的声音再次响起:「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国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总负责人,常浩南院士……」
几个月前东风17的惊艳亮相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激励,因此在听到对方的头衔之后,仅有十几个人的会议内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但很快在毕奉春示意之下,又恢复了安静。
「今天是我们首次进行高超音速巡航飞弹的挂飞测试,任务重要性不用我多强调。」
毕奉春点击遥控器,投影幕布上显示出任务路线图:
「任务安排如下,07号机将由郑辉驾驶,挂载一枚高超音速巡航飞弹训练模型丶两枚PL-8短程空空飞弹和两枚PL-12中程空空飞弹,模拟16号的起飞条件,在陆上训练设施的重载起飞点起飞。」
郑辉快速记录着要点,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注意到毕奉春特别强调了「重载起飞「几个字。
在之前的训练中,他也使用过那个长度为195米的起飞点,但挂载过的最大外部载荷也不过是两枚鹰击83K丶四枚霹雳12和两枚霹雳8。
其馀都是燃油。
虽说纸面起飞重量跟本次任务相似,但操作手感却完全不同。
超大尺寸外挂物不仅会带来额外阻力,而且相比一般的圆形弹药,高超音速飞弹更加方正的外形也多少会对中央升力体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操作考验更高。
「考虑到安全因素。」毕奉春继续道,「07号机起飞后将首先与03号机汇合,补充足够的燃油之后再08号机一起进入测试空域。」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条虚线,「在飞行参数满足发射条件后,07号机将进行投弹和模拟点火。」
投影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显示的是飞弹发射的详细流程。
这些资料郑辉之前就已经看过,每一个步骤都深深刻印在了他的脑海当中,甚至可以在无实物的情况下闭着眼睛模拟出整个操作过程。
作为有着10年「驾龄」的主力飞行员,他对新型武器的测试并不陌生,但舰载机加上高超音速飞弹的组合还是第一次。
「下面请常院士为大家讲解技术要点。」毕奉春侧身让出位置。
「各位飞行员同志,首先感谢你们为这个项目付出的努力。」常浩南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可闻,「我们的高超音速巡航飞弹采用了双模态冲压发动机和乘波体设计,这在世界上属于领先水平。」
郑辉注意到常浩南说到「领先水平「时,眼中闪过一丝自豪的光芒。
「根据设计指标,「常浩南点击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复杂的空气动力学曲线,「冲压发动机正常启动的下限速度是马赫数5。但请注意,这里的马赫数是对应实际环境的。」他停顿了一下,确保所有人都理解了这一点,「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将飞机爬升到10000米甚至更高的高度,这样只需要大约1600公里每小时的空速就能达到发射要求。」
林书岩在旁边小声嘀咕:
「那不就是说高空更容易启动?「郑辉微微点头,但注意力仍集中在常浩南身上。
「另外,「常浩南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虽然训练弹有模拟点火的能力,但毕竟不是完整状态的双模态冲压发动机,所以加速能力比较差,再加上乘波体外形在低速下的升力系数不佳,飞弹在发射之后不会像大家熟悉的鹰击91或者霹雳12一样马上加速爬升,反而会保持与发射时差不多的高度和速度一段时间。」
郑辉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