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常浩南今年还不到四十岁,眼瞅着未来还有二三十年能亲自跟进,所以才多了几分严肃性。
孙燕来微微皱眉:「周总师,那个项目太过超前了。在地月拉格朗日点建设中转站,需要的技术和资源——「
「但理论上可行,「周平建坚持道,调出一张轨道力学示意图,「如果在L4点建立中转站,我们可以分阶段向火星,或者月球运送物资和人员。先使用常规火箭将组件运到中转站,在那里进行在轨加注,或者组装成更大的飞船。」
他事先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因此只好临时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演示:「如果考虑在轨加注的方案,那麽无论月球还是火星,单次发射的质量要求都会大大降低了,更重要的是,从中转站出发的任务可以容许更大范围的时间窗口,使用更低能量的转移轨道,节省30%-40%的推进剂。」
这一次,就连最先主张瞄准火星的吴记都忍不住摇头:
「可是那需要数十次发射和太空组装,前置的成本和时间都难以估量,而且更关键的问题是,相关技术还全都处在技术论证乃至初步方案阶段,很难说什麽时候才能正式转入开发阶段……」
「……」
他想要推进火星项目不假,但还不至于为此而不择手段。
现场的环境重新变得嘈杂起来,来自不同单位和研究方向的技术人员纷纷发表看法,一时间竟显得有些焦灼。
突然,会议室角落的小门被推开。
一名年轻的联络员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并快步来到孙燕来局长身后,俯下身子低声说了几句话。
在近百道目光中,孙燕来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惊讶变成茫然,接着迅速转为震惊。
他先是抬起头,扯过话筒,似乎想要对所有人说些什麽,但犹豫片刻之后又重新捂住麦克风,再次跟那名联络员耳语了几句。
直到后者连续点了三次头之后,孙燕来终于深吸一口气,重新看向面前的几十号人。
几秒钟后,才抬起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所有人安静:
「各位,我们刚刚收到消息……」
直到此时,他的声音仍然有些颤抖:
「常浩南院士和彭觉先院士主持的核反应堆磁流体发电验证专项,于昨天晚上在金城504厂成功实现临界,至今已稳定输出12小时,功率稳定在7.7兆瓦。」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但明显滞后了片刻。
很明显,仍然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麽。
孙燕来给出了更直接的解释:
「这项技术,就是老周刚才提到过的,空间转移基地的核心。」
现场瞬间炸开了锅——
几分钟前,他们还在说着不能把这东西纳入中短期的考虑。
结果反转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核心技术的验证竟然在不声不响当中就完成了?
孙燕来这会儿也同样处于懵逼之中,大脑几乎停转。
只不过作为领导,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
只好祭出缓兵之计。
「常院士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将在下午的会议上详细介绍这一成果……所以我们暂时休会」
孙燕来环视众人:
「我想,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所有选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