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临门一脚(1 / 2)

第1473章 临门一脚

为期一周的常规安全调查并没有直接影响到X51A项目的正常推进。

大约4000公里外。

华盛顿州,西雅图测试与制造中心。

当沙普尔·柯林杰的滑鼠在大屏幕上点出最后一道压力分布曲线时,研究室的防爆玻璃外刚好掠过一架波音737技术验证机的阴影——

由于原本计划与787并行的全新中型客机项目被取消,波音737不得不在现有NG型号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深度大改,以应对空中巴士下一代A320的正面威胁。

但作为一款45岁高龄的老型号,737的很多设计,例如与地面距离过近的主翼位置,以及最初作为50吨级飞机规划时过小的制动容量,都已经不太符合未来15-20年内民航客机的需求了。

为此,737必须要进行脱胎换骨般的大改。

以至于区区一个改进型号,还特地弄出了两架专门的技术验证机。

柯林杰把目光从外面收回来,抬头看了眼挂锺——这场持续六小时的技术会议已经让所有人的西装外套都皱成了抹布,但隔离段激波控制这个困扰X51A项目两年的幽灵,终于被他的静压阵列方案钉在了幻灯片上。

「所以传感器间距压缩到2厘米后,我们就能用伯努利方程反推激波位置。」

柯林杰用雷射笔指向投影幕布上密密麻麻的等高线图,那些代表激波锋面的红色锯齿原本如同疯长的野草般无法预计,但现在却在他的梳理之下变成了被驯服的野兽,规整地排列在预定区域。

「理论上……确实很完美。」

片刻沉默之后,副手查理·布林克突然开口道,并且用铅笔敲了敲手里的数据表:「但要在4米长的隔离段铺设75组传感器……光是信号干扰屏蔽就非常麻烦,而且即便不考虑成本问题,X51A的薄壁外壳内部也没有充足的空间布线,工程上会不会有些难以实现?」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几个年轻工程师偷偷交换着眼色——

自从国家安全局上个月突击检查伺服器机房后,项目组里的工作氛围显得比过去沉闷了许多。

毕竟大家为了自保,都或多或少交过其他人的举报材料,并且也大致能猜出来,其他人一样这麽干过。

虽然都是为了把水搅混,最后的结果也貌似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但经过这麽一遭,心里不留下点芥蒂是不可能的。

好在布林克跟柯林杰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密,受到的影响不大,还在照常思考问题。

柯林杰从公文包取出个香菸盒大小的金属块,六边形表面布满微型孔洞:

「这就是解决方案。」

当他把设备放在投影台上时,所有人都看清了壳体上雷射鵰刻的「NHC-2100」字样。

「新视野公司的集成式复合静压传感器,每个孔洞后面对应着三层压电薄膜,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风洞测试显示,其空间解析度比我们现有系统高400%,可以同时捕捉十二个轴向压力梯度,不会存在多点传感器带来的信号干扰和空间问题。」

布林克接过传感器,翻来覆去检查着,眉头仍未舒展:「这种集成度……散热怎麽解决?」

「氧化锌纳米线基底。」柯林杰抽出一份专利文件,「高温下导电性反而提升,而且——」

他突然停住,因为后勤主管伊利亚·普尔正盯着专利文件的最后一页,那里清晰地印着**「专利持有人:菲利普·柯林杰」**,以及新视野公司的巨大水印LOGO。

空气凝固了一瞬。

柯林杰摘下眼镜,用衬衫袖口擦了擦镜片,故意让沉默多延续了几秒,才缓缓开口:「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公司。但这项技术已经通过DARPA的第三方评估,性能数据无可争议。」他环视众人,「如果谁有更好的方案,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没人说话。

不管柯林杰是为了通过自己儿子捞钱还是真的举贤不避亲,都没必要在这种时候跳出来跟项目主管作对。

最终,材料组负责人杰西卡·金站出来表态:「无论如何,总比再炸掉一枚四千万美元的验证机强。」

有了第一个开口的,后面的事情就通畅多了,整个方案迅速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同意。

会议结束前,柯林杰宣布了新的时间表:

「硬体改动不大,预计三个月内完成组装,查理,你去和空军协调靶场档期,杰西卡和普尔,你们俩负责协调相关原材料和备件……」

「……」

实际上,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柯林杰依靠有限的地面测试资源丶两次失败提供的飞行数据丶以及自己老工程师的一点直觉,已经把X51A的实际进度推进到了跟华夏「凌霄-1」验证系统几乎相当的进度上。

甚至于,依靠更加先进的子系统传感器,有可能直接跳过数学和模拟计算方面的麻烦,重新占据一定的领先优势。

然而,变故却来得比预期更快。

……

三天后,当柯林杰正在电脑上修改燃料阀参数时,布林克连门都没敲就闯了进来。

「靶场被其它测试占用了。」他呼吸急促得不像个马拉松爱好者,「作战测试司令部说排期冲突,为了应对华夏方面隐形战斗机的威胁,JSF项目需要一种能够在弹仓内携带的防区外攻击弹药,测试窗口也在大约三个月后。」

柯林杰的视线越过显示器,却并没有表现得过于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