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2 / 2)

就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赵槿拿舆图给俞荷看,一边介绍道:“象州下辖八府,共有三十六个县,土地有一百六十万亩,地广人稀,人口总共七万

多,大多数还是前些年朝廷从各处移民过来的百姓,深山里大概三万多原住民,他们一般不会下山。”

“除了象郡附近的荒地已经开垦出来种了水稻,沿海的永平府,有大片的荒地需要人。”赵槿一边说一边图上指给俞荷看。

“这里就是象郡,离海有八百里,这是永平府离海只有四百里,这里叫蛇口,是永平府最大的出海口,海边有采珠人生活,这两年,每年都有商人来永平府收珍珠和珍贵的渔获,渐渐形成了村镇集市。”

这偌大的地方,足够你种,赵槿不由一笑。

七日,到了象郡,看着依湖而建威武庄严的象州巡抚衙门,像八卦一样均匀分布古朴的房市,道路四通八达分明朝廷重视的边地重城,俞荷觉得小王爷可怜的想法一飞而散。

“小王爷,我先告辞了,趁此机会,我先去买五十亩地。”俞荷翻身上马,笑着朝着赵槿挥手,叫小谭顾嬷嬷跟上来。

赵槿看着她潇洒的背影,将书和舆图整理好,隐身的常瑞常青下马上前随侍左右,进了象州巡抚府。

“小姐,这里比南镇凉快。”小谭牵着两匹马,顾嬷嬷坐马车跟着。

俞荷仰望着头顶的蓝天白云,看着面前碧绿的湖水,不远处依山水而建的房屋,接道:“这里的天气真不错。”

“我们去永平府看看,我总觉得那里应该有商机。”俞荷带着小谭顾嬷嬷出城,继续往南走。

去永平府的路是新修的大路,四百里她们走了三天,向路边晒太阳的几个老者打听这路谁修的,偏打听到小王爷这两年都在永平府当知府,路和海边的村镇都是他的政绩。

“你们外地人吧?年画娃娃一样好看的赵槿知府考中进士那年,可是当今圣上钦点的永平知府,他来我们这边已经第四年了。”

另一个老汉笑着说:“我们也是今年才知道他是圣上的亲孙子哩。”

老汉们豁牙齿,说的骄傲着呢!

“他现在可是我们象州的平南郡王,大伙都觉得日子更有盼头了。”

小谭捏捏俞荷的胳膊让她认真听,又给顾嬷嬷使眼色。

“你们是外地来做买卖的吧,去西街打听,那边还有官府没卖出去的店铺,花钱就能开业。”

“多谢各位伯伯提醒。”俞荷拱手行礼,牵着马往西街走。

“不用谢,谢啥,我们应该谢谢你们。”

“看你这个娃面善,走,我们带你去办手续。”

俞荷小谭顾嬷嬷跟着他们到了西街,宽阔的马路两边两排商铺面对面分布,果然只是开头几家商铺开门,后面有十几户一样上下两层木结构的石头房门关着。

“狗娃子,又来一个做买卖开铺子的,都是妇孺,你给安排在虎女旁边,省的她们被欺负了。”

“周大爷,虎女开的是妓院,这三个人看着就是正经人。刚好,这第三家李掌柜要卖房,她们就这三间怎么样!”脸晒得黝黑的狗娃子指着十字路口第三家店铺,笑着说。

“能行呐,我给忘了!”周水根笑着说。

一套三间房上下楼要价五十两,俞荷一口气买了四套十二间,胡狗娃子想办法给她把另外里边的三套安排在一起。

最西边四套房挂着灯笼和彩色飘带,胡狗娃说是虎女开的妓院,专门做行商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