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和小谭带着李二娘坐村里的客船往县里来,正好路上碰到丁一圆,听他说了邓郎中下午拜访的事。
“俞荷啊,你师父师娘老远的来,是有什么事吗?”李二娘才觉不对。
“阿娘,明天你就知道了。我师父来了,我们得多买点菜和水果点心,晚上请他和师娘吃汤锅子。他们在北方,可没有我们这边吃食丰盛。”
李二娘的思路被俞荷带偏,下了船,去买了现做的点心凉菜,给丈夫带了一碗煮好的米粉先回来。
俞荷和小谭买了两背篓新鲜的菜肉,后脚回来。
俞有地在院子里吃午饭,俞荷小谭拿了簸箕和盆,出来摘菜,放鱼。
“俞荷,你师父来,所为何事?”
“阿爹,你先吃饭。吃了我和你们说。”俞荷瞄一眼阿爹,蹲下摘菜,记起带回来的桃,给他洗了三个最好的,碟子里摆好。
“哪里来的桃?”
“应该是路上买的吧。”
俞有地顿觉不好,谁路上买的,这么有心,还专门送给俞荷?
“俞—小—荷,你老实交代!”
“阿爹,小王爷,赵槿,明天要来家里提亲。”俞荷硬着头皮指了指自己。
“他前儿才封了郡王,是圣上亲封的孙辈中第一人,御前行走的大红人,真正的天潢贵胄。”俞有地说完,惊掉下巴子。
“你说他,他来提亲,他要,娶,娶你?”
俞有地暴怒,喊道:“俞小荷,不是爹爹看不起你——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做梦?还没醒。”
小王爷要向她家俞荷提亲?李二娘吓得手足无措惶惶不安。
俞荷这是要把天捅破。
“是真的。这桃就是他送的。今年上元节他说要和我谈一场买卖。送东西,我就没拒绝。谁知道,到头来,这买卖的是我?”俞荷说完赶忙低头,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俞有地蹲坐在地上,半天没缓过神,李二娘盲人摸象给自己找了一个小板凳坐好。
这孩子,都不知道怎么说她。
未时刚到,邓郎中邓三婶被丁一圆领进门,俞荷赶忙端茶倒水,跪下磕头请安。
“师父师娘,是徒儿不孝,连累你们东奔西跑。”俞荷规矩跪好眼巴巴等着师父发话让她起来。
邓郎中没理她,和俞有地说:“……这事,是王妃娘娘和小王爷的主张,我和她师娘具不知情。王妃娘娘开口的时候吓了我们一跳,王府门第高,规矩大。我们也不太愿意。”
邓三婶笑着让俞荷起来。
“贤侄,王妃娘娘告诉我们的时候,她师父就给你写信了,不过当时只是口头,我们也不好和你明说。毕竟,事关俞荷的名声——”
邓三婶笑着说:“你放心,王妃娘娘对俞荷赞誉有加,王爷也很赞同这门亲事。现在小王爷封了平南郡王,郡王府就在象州。以后俞荷来回也方便。”
邓三婶拉着李二娘的手,说起她从前的担心,还想着在盛京或者北地给俞荷择一门亲。
“明天,小王爷和达州巡抚杨恒山的夫人黄聚英亲自上门来提亲。”
邓郎中见俞有地和李二娘愣愣出神,反过来劝道:“事已至此,这对俞荷来说是一门最好的亲事。俞荷心大,也有本事。”说什么都晚了,俞荷愿意。
邓郎中又跟着说起小王爷的好话,说孩子自小身体不好,性子冷,他费心费力养大,现在身强体壮,于子嗣寿数无碍,前些年一直跟着圣上,有能力……
俞荷看师父师娘,又做爹又做娘,为她和小王爷操碎了心。还记得先头王妃娘娘提起,不同意的是师娘。
晚上的宴席,只俞荷小谭,吃的无忧无忧。
俞有地夫妻俩送走邓郎中邓三婶,打发俞荷小谭去米粉店,屋里说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