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了得,我娘让我好好和俞梅姐姐学呢!”武灵儿头顶着像她一样好奇的冲天高发髻,一脸苦恼。
“只是我约了好几次,俞梅姐姐都没来。”
看的出来丁香凝也等着听。
“是我们镇上有名的书香门第,家族排行老五,长得——”
“长得好看!”武灵儿伸出手指。
“温文尔雅?”丁香凝注视着俞荷,想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
“长得体面。”
“是个读书人。”
那就是还没有功名,武灵儿丁香凝对视一眼,俞家对女婿的要求不高。
俞荷装作没看见。
顾嬷嬷端上三碗做好的红糖坚果藕粉,热了路上买的粉色定胜糕,将要出来的小谭藏在厨房。
“二位小姐,试试这定胜糕,非常松软,略带点甜味。”
“谢谢顾嬷嬷。”武灵儿很有礼貌的帮忙摆藕粉碗,递给丁香凝一只勺子。
“不用谢,难得同龄人来找我们小姐玩,今儿中午就在这这边吃饭吧。”
“不行——”
“好啊!”
顾嬷嬷忍着笑,下去备饭了。
顾嬷嬷带着小谭出去买了新鲜的鱼,买了豆腐,难得见的莲藕,青菜,猪肉,整治了一桌好菜,蒸的香米饭。
“灵儿,香凝,这是顾嬷嬷拿手好菜,酸菜鱼,麻婆豆腐,莲藕排骨汤,你们快试试。”俞荷给两个人添上饭,也给自己盛好。
一筷子酸菜鱼,一勺子麻婆豆腐,三个人嘴巴就没闲着了。
又酸又辣的酸菜鱼,吃的两人吸哈,头上冒出了细汗,又觉着辣的过瘾。
饭饱,俞荷将两人送出门,回来屋里坐着偷笑,顾嬷嬷小谭也围了上来。
“都是单纯的小姐,看得出来被家里保护的很好。”顾嬷嬷笑问她们什么时候去南镇。
这武太尉丁主簿的忠心来的还是迟了。
“明天就去。明天腊月十六,花灯什么时候演,和北地的风俗不一样吧?”
“我也不知道。”
小谭举手,说:“我知道,八成和达州的社火一样,又兼具南北风格。”
“小谭聪明!”俞荷直接夸道。
“小姐你自己说南镇的人来自各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一定会互相融合。”小谭得意。
“小谭确实聪明,都会举一反三。”顾嬷嬷真心实意的夸道。
小谭笑的东倒西歪。
等武灵儿和丁香凝再来找俞荷,俞荷已经在南镇参加顶着大头娃娃扭秧歌的社火训练,小谭也顶一个大头娃娃在俞荷身边跳的扭七裂八,还以为自己跳的好看。
顾嬷嬷看着她们两个玩疯了,连吃饭都不知道回家。
“老太太,你家也有孩子参加这个大头娃娃吗?”顾嬷嬷看宋老太盯着大家看,笑问道。
“呃——我孙子孙女都大了,重孙还小,在那边沟里玩泥巴那个就是!”
“大姐,真有福气,孩子养的胖乎。”
“托大老爷的福。”
顾嬷嬷看天色不早,她要回去准备晚饭,邀请宋老太家里坐坐。
“改天吧!”宋老太笑着去抱重孙。
南镇的社火果然五花八门,有舞龙,舞狮,有祭祀山神土地和火神的面具舞,也有驱鬼除疫的花灯,大家商量好,正月十三出灯,十四十五各村演出,十六子时倒灯。
过了年,大家越来越熟练,俞荷练习的时候一会儿学面具舞,一会儿学打鼓,一会儿又去摇船的阿叔队伍里看他们扭腰摆臀,有的阿叔腰扭的比女人的都软,是小媳妇大婶子们关注的重点,笑料百出。
毛永利是南方人,他舞的狮子动作多,活灵活现,是孩子王。
“小谭,顶大头娃娃有什么好的,来,和我搭配舞狮,我让你做狮头!”
“让我提着你往高处爬,背着你往低处跳,是吧!”小谭拿个竹棍追着人要揍,一下就觉得通身自由,真不想练了,谁来救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