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2 / 2)

俞荷把鱼给小谭,自己端着盆给狗倒食,四个大家伙不用守,喂什么都吃。

“啦啦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俞荷提着狗盆唱着歌,回家。

小谭伺候猫主子吃了晚饭,里外打扫了猫窝,放好水和小鱼干。

耐心用尽,天都黑了。

“顾嬷嬷,我觉得小姐算计我——伺候两个猫,比我出去打架都累。”想起两个难伺候的猫祖宗,小谭拳头都硬了。

“很明显呀,你才看出来吗?”顾嬷嬷一笑,肯定道,端着盆去院里泡脚。

第144章

八月初十,洋芋从地里出土一个月了,俞荷请村里婶子帮忙做洋芋淀粉。

一背篓一背篓的洋芋从家里背到河边,大家一边说话一边拿猪毛刷子洗干净,又捡进背篓背回家。

等准备的洋芋够多,俞老头拿出自己定做的护手铁擦子,呲呲,擦成洋芋泥。

搅拌,加水洗粉,捞出杂质,粉水过滤到干净的大缸沉淀一夜。

二天早上倒净缸里的水,露出雪白的洋芋粉,铲到铺着白布的芦苇席上晒干,再装进干净的大缸密封保存。

不是俞有花顾大安提着礼来过中秋,马三面俞老头把过节的话都抛之脑后了。

“阿娘,我听说家里忙着做洋芋粉呢?”俞有花笑着说。

“是啊,今天她们都在旁边院子里擦洋芋呢。”马三面接住女儿手里的包袱。

“等会儿,我给俞荷说,放半天假,让大家回家过节去。”

“是啊,再忙也得过节。”俞有花屋里取来板凳,给顾大安一个,自己坐一个,院里的这两棵木槿长得真好,树上现在还有花呢。

不会儿俞荷和小谭从地里回来,她在洋芋地里种了荞麦,赶冬月还能收一茬。

“大姑父,大姑!”俞荷欢喜叫人。

俞有花听着亲近的声音就高兴,这孩子从小到大讨喜,爱人。

“俞荷,今天过节,你去说一声让大家带工钱休息半天。”马三面打发孙女先干正事。

“好的呀,我的奶奶!”

俞荷小跑着走了。

马三面宠爱的说:“这孩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怪腔怪调,乐天派,一天到晚都高兴得很,这地有什么好种。

前儿,还给我和她爷算账,说农民单种地根本富不起来,还得考科举做官。

又说做官也不自由,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老大和成文不在家,龙龙和老三在县里,将来做了官,一个离的比一个远,什么话都让她说了。”

俞有花听得高兴,“孩子算是看明白了。我这么多年才发现,大哥考中童生,我们想他考举人,等他考中举人,我们想着当官,这一当官,我们兄妹竟然一年多不见,往后也不知道多少年能见一面。”

马三面摇摇头,说:“我觉得当官挺好。家里这几个作坊,普通人一辈子也开不起来。我和你爹,跟着老大,算是把福享了。凡事有利有弊,端看个人取舍。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能贪心。”

俞有花觉得老太太心宽,这话说得好,兄弟虽不见面,但知道大家过得好,也能安心。

张杏领着大家后院出来,她现在被俞荷委以重任,监督大家干活,领三十文工钱,比其他人多十文,个人很高兴做事认真负责。

“有花又给你送肉来了!”

“是啊,大家留下家里吃饭!”马三面客气道。

“不了不了,家里媳妇子都准备了团圆饭。”几个和马三面同辈的婆婆笑着说。

马三面起身将人送出大门,俞有花也跟在旁边,和相熟的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