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比地里干活要轻松些。
“我带着孩子去报名了。说是俞荷要开米粉作坊,做米粉在后院,晾米粉在旁边那一亩地里。我回来的时俞有才正领着人泡米,泡了五大缸,说要是人来的多,还要从别的村叫人。”
张杏也和俞耿说俞荷请人做米粉的事,做出来的米粉她看了,想一想,自家也能做。
“酱油作坊不用说,吴大汉请了十个人帮忙锄地,米粉作坊要三十个人,这俞荷在外面两年,买地又买树,真的赚到钱了。”
俞耿点头,他在意的是邓家的关系,俞荷未来婆家的门第,以及俞成文成义成城三兄弟书能读到哪里,他们族里能不能出一个一门四杰的佳话。
没两天,俞耿县里回来,新上任的知县叫杨钊,说过两天来俞家村拜访,还和他说起和俞有地当初倒数第一二名的举试。
马三面俞老头俞有粮准备着接待杨知县的事,俞荷小谭顾嬷嬷三个后院看着做米粉。
一袋袋的干米粉,存了三间正屋,是时候去安城拜访了。
春光正好,俞荷带着小谭赶着马车走陆路,去安城路上花了三天时间。
客栈里住了一夜,俞荷第二天早上换好女装,小心的捣鼓自己的脸。
“小姐,你在干什么?”
为什么要故意把白皮画的黄暗,施了什么障眼法,除了一双葡萄大眼睛没变,小姐几乎像变了一个人,丑死了。
“这叫化妆术。”俞荷自己很满意,也给小谭脸上鼓捣了一番。
陆锡安领着妻子王玉瑶和两个孩子,在大门口等俞荷。
陆锡安看到一个人脸上这么大的变化,惊讶的合不拢嘴,没必要吧。
小妹妹不都爱美吗?
“陆大哥,大嫂,小妹这厢有礼了!”
王玉瑶立刻回神,丈夫这结拜妹妹长得也太……太难看了!
“遇荷妹妹,快屋里请,你陆大哥时常念叨当初多亏你帮忙,才把酒楼和食铺开开,置办了这偌大一份的家业。”
王玉瑶彻底心安,这样的人,丈夫只当恩人,她跟着当菩萨供着就行。
她看,说那些话分明是王心瑶和大舅母不安好心,撺掇她和丈夫不和才是真。
陆锡安准备了一大桌海鲜大餐,俞荷忍着王玉瑶的好心夹菜,吃的有些撑。
“妹妹,你是读书人,你看着,给你侄子侄女取个大名,将来我也送大宝去夺个功名。”
陆锡安这话一出,空气凝结,王玉瑶狠狠地拉了拉他的胳膊,她爹还是知县,怎么不让阿爹给孩子取个名字。
王玉瑶一双眼睛只盯着俞荷,这小妹子到底有多大能耐,让陆锡安如此看重。
“大哥,还记得,我以前说过的话吗?”不要很快接受招安。
“记着呢。劳烦妹妹给孩子取个名字。”陆锡安笑着,坚持道。
怎么这么犟的人呢!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男孩就叫陆景衡,女孩叫景仪。”
俞荷想了想,解释道:“衡,是先人衡量智慧的工具,这字中间由“鱼”和“大”字组成,其中鱼象征着喜水,也是父承子业,而“大”字则暗示着事业有成。
而景仪,取自‘端闱壮丽,羽卫骁腾,天仪乐晔,如日之昇。’希望侄女不坠陆大哥风华,继承嫂夫人蕙质兰心,秀外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