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2 / 2)

“师父,先吃饭。后面的事我们也决定不了。”俞荷将杂粮馒头泡在疙瘩汤里。

邓郎中吃了饭,俞荷拉着他到马车上歇一歇,“师父,有重病人,我再叫你。”

俞荷给邓郎中盖上厚厚的羊皮褥子,靠在马车车辕上闭着眼睛缓神。

接下来两天,天放晴,雪渐渐的化了,病人们挣扎着要回家养伤,知县安排他们村里的村民将人送回去,又安排了医官随诊。

邓郎中带着俞荷继续往前走,好在遇到的都是冻疮,头疼脑热的病人。

又看了两个老病号,两个人往延州来,延州十三个县走了一遍,邓郎中回家写给周王的意见和建议,俞荷回粮食店盘账。

小谭抛下学生,赶来照顾她。

“小姐,你下次出去一定带着我,你这回出去都一个多月了,我担心的睡不着。”

“饭量呢?”

丹慧顾嬷嬷一笑,听小谭说:“每顿三碗米饭,两个杂粮鸡蛋灌饼。”

“嘿嘿,吃不饱,饿的没时间想你。”

“嗯,顾嬷嬷丹慧,一定让小谭以后饱了。”俞荷笑着说。

众人跟着笑。

顾嬷嬷打水,准备了衣服,俞荷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穿好新的羊皮袄,擦干头发连忙戴上狗皮帽子和羊毛围巾。

出来

店铺里转了一圈,坐下烤火,俞荷笑着说:“这冷的天,买粮食的人多吗?”

“多。精米涨到五十文一斤,杂粮面十二文一斤,张叔在他们村开了个水磨坊,带着马帮的磨面,也算是一个进项。”

“你带话给张叔,让他明天来一趟。”北地出产药材,她正好懂,不如每家粮店都带着收点药材,开春卖到南边和盛京去。

“辣椒酱和辣椒炒肉丝买的人也多。起先富户都自己买辣椒酱,后来我们饭馆做辣椒炒牛肉丝,他们都拿着自己的食盒来订,从头到尾看着我们做。”

丹慧说着拿出总想给俞荷看。

山地二十亩一亩地能收八百斤好辣椒,门口这十亩地因为方便灌溉施肥,能收一千斤左右,零售价500文,每天三十斤——挣了一千三百五十二两!

辣椒酱,二斤五百文,一共有三千斤,有七百五十两。

辣椒炒肉丝卖的便宜,可以用干辣椒,现在还在做,挣了三百两。

辣椒总共挣了两千四百多两,全托王妃娘娘的福。

明年她要是还敢这么干,周王爷得提刀来取她的项上人头。

“明年我们种五亩辣椒,其余的地都种洋芋。辣椒十年的钱我们已经赚了,往后种辣椒都不赚钱。”俞荷把账本还给丹慧。

“永泰钱庄在延州有分店吗?”

“没听说过,我现在就让人去打听。我们的钱都存在顾家钱庄。”

俞荷想起师娘的表情,莫非顾家钱庄和王妃也有关系?

邓家在北地经营上百年,想来一切皆有可能!

俞荷突然想起小时候和阿奶去买豆腐,在白水镇见过的邓家三层楼高的大船。

明年过年一定要回家了。

俞荷教顾嬷嬷种豆芽的方法。

休息了一天,张全知到了,俞荷叫上小谭,带了一马车的年货,坐马车跟着张全知去他们村走亲戚。

“小东家,冬天的日子比较闲,他们无聊,找人说话闲聊,你见了可别生气。”等俞荷下车,张全知笑着说。

“应该的,挣钱做工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闲有闲,忙时忙,劳逸结合。”俞荷说是这样说,见杜泽端住的地方聚集了二三十人,屋里浓浓的烟味,脚臭味,一阵头大。

“东家来了,快请屋里坐。”杜泽端热情大方招呼道。

俞荷强忍着进屋看了看,把年礼分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