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上的小白花开了,是种玉米高粱的好时候了,迟了天旱,怕影响收成。”顾嬷嬷被宋大河几个大男人说动,来劝。
“那就明天开始种。”
俞荷把种辣椒的方法告诉顾嬷嬷,再由顾嬷嬷一步步指挥着大家起勾,重施底肥,盖土,浇水,埋种,再撒一层薄土。
????????????業?ǐ??????ω?ě?n??????????5?.??????
“这是金疙瘩吧,这样仔细。”大旺娘揉着腰,很想撂挑子不干。
可大旺媳妇不干,他们五个人,两个孩子小,再不赶紧挣钱,冬天喝西北风吗?
“大旺,来领工钱。”一天结束,顾嬷嬷把六十文递给高高大大的大旺。
从十五开始,前后花了八九天,辣椒终于种好,山里的野菜,地边地野菜开始长了,女人们挖野菜,宋大河几个男人每天看地,挖坑背石头,山顶上准备修一个蓄水池。
俞荷请来城里打井的老把头,学着箍井的技术做了一个圆口蓄水池。
宋大河几个又开始背水往水池里倒,又过了十天,也不见漏,成了。
连忙盖上顶盖。
四月初十,张全知一行人灰头土脸的回来,去的时候人背马驮,最好不过一个简易的架子车。
回来不仅换了马车,还拉了一车车垒的高高的粮食。
“小东家,幸不辱命。回来的路上耽搁了时间,我们先回去给大家算粮食。回头再算账。”张全知悄悄的给俞荷比了个三。
三倍的利。
“辛苦了!”
顾嬷嬷杜婆子丹慧小谭朝云朝念给大家倒茶,马帮有人不知道两家渊源。
等分了粮食,拿到丰厚的报酬,才知道俞荷是他们的小东家。
“张叔,我们什么时候还去,南边的商贩要到了。”杜泽端不准备回家。
“要听小东家的,你这段时间住我家,帮忙养马,我让东家给你发工钱。”
“谢谢张叔。”
张全知拿着账本来找俞荷,进门就说:“小东家,不负所望。三倍的利。一共三千两,您数一数。”
“好。”俞荷叫来顾嬷嬷一起看账本。
张全知喝着茶,说起路上的见闻。
“刚开始达州作坊的那个掌柜,不愿意跟我们合作,我缠了他几天,什么法子都使了,最后才同意。”
“我们拉的货太多,他又有固定的合作人。不知道怎么的后来买粮食买马车就很顺,可能是托了他的福吧。”
“玉佩呢?怎么没见。”
“衣服里藏着呢!”
“哦。”
俞荷默默的记下各种进价,路上损耗的各种原因,工钱等。
“张叔,利润我们五五开,怎么样?没有你也没有这些钱,你劳苦功高,一路辛苦了。”
“不不不,按照前头说好的来。一年十八两工钱,干活每天有五十文的辛苦费,和大家一样发。”
俞荷给了他二百一十八两,“再推辞,话就说不过去了。”
张全知只得拿着。
“我得赶紧回去了,不然家里没法交代。”
“多谢,张叔。”俞荷送他出门,驴车留下,两匹马让他带回去。
张全知拿着钱去城里大肆采购了一番,驮着三百多斤粮食和货,赶天黑到家。
“爹,快来看,我给你买什么了?”老远的张全知就喊张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