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1 / 2)

“缸和地方都准备好了。现在就要搬过去吗?”

“明天,下酱。”

“好。”

当夜,俞有钱请了村里五个堂兄弟,第二天一人大一个白大褂,帮忙把豆子背到作坊,用山泉水下到大酱缸,搅匀。

“有才,你记着,一个时辰翻一遍,晚上我二哥过来。”

“好的,你放心,我都按你们教的做。”俞有才放下家里的土砻生意,毛遂自荐来俞荷家打工,每天有20文工钱,他想存钱,也想长久在酱园做工。

等大家脱了工作服,走了,俞有才拿出漏沙,搬出躺椅,房檐下躺着晒太阳。

“糖油糕一个一文,我们每天准备五十斤面。”

俞荷和俞梅烧水烫白面,面里加猪油加点蜂蜜,馅儿做红糖陈皮红绿丝炒面粉。

“妹儿,五十斤,少不少呢!”

“不少了。”

晚上吃过饭,大家都在,俞荷看着两个哥哥用瓦片木盆给她们箍的小柴火灶,准备做两锅试试味道。

等火着了,俞荷先在锅底放上防粘锅的铁片,再倒油,俞梅已经做好一盖帘生胚。

看他们开始,马三面李二娘围了过来。

俞老头俞有地俞有钱父子三个人,院子里搭个板凳远远的看。

刺啦,生胚,下锅。

俞荷撤出几个柴,小火慢炸,等一面金黄,再用长筷子翻面,等油香,面香,一股子甜香味扑鼻而来,油糕熟了,出锅。

“阿爹,一块一文,你要几块?”俞荷厨房拿出十几个碟子,问道。

“先给你爷奶一人拿两个。”俞有地走过来,看了看成品,笑着说。

“再给我们一人两个。”

中院写作业练字的成文五个,闻着味来了。

“妹,给我两个。”成文把两文钱放到桌子上,看着竹筐里刚出锅的糖油糕。

“妹,我要两个。”

“我两个。”

俞梅加紧做生胚,俞荷炸,多出来的明天早上泡豆浆里做早饭。

“俞梅做的油糕匀称,好看,俞荷的火控制的好,油糕炸的好。”

俞有地端出一杯茶,旁边看着姐妹俩忙,笑着说。

“阿爹,还要吗?”俞荷把这一锅捞出来,笑问。

“不了。吃多了怕腻。”

晚上,俞有粮唐大丫成武先后磨了一百斤成米,成义帮着中院厨房做米皮。

清晨,大家一起出摊,俞老头马三面把俞荷俞梅送到摊位,看着她们摆好摊,拿着板凳去戏场等着看戏。

俞有钱赵娟摆烧鸡摊,李二娘看着俞梅俞荷摆摊,等会也要去看戏。

朝山的老人们,专门找着来吃热米皮,俞记正宗烧鸡很快就卖完,有的人也顺便买十几个糖油糕拿回去吃。

“她大姐,你这两个姑娘水灵,手巧。”杜婆子站在摊位前看了半天,笑着道。

“大嫂子,过誉了。孩子们闹着玩儿的。”李二娘见两个人能应付过来,自然高兴。

可这个杜婆子人品不好,做媒的口碑也不太好。就不喜欢她扯上自家孩子。

糖油糕卖完,俞梅俞荷收摊,去戏场看戏,她们听不懂,旁边有人讲戏,听了一会,说戏唱的是《三娘教子》。

见爷奶和阿娘三婶看的津津有味,俞荷俞梅干脆回码头开杂货店。

舒服的躺在自制的棉花沙发上,俞荷枕着胳膊,看姐姐理货,收拾卫生。

“妹儿,你看店,我到楼上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