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荷留在邓家,陪着邓三婶说话。
才觉得不可思议,她师父姓易,是医学世家的嫡长子,易家现任的掌门人。
“俞荷,你师父收了三个徒弟,你是他第三个亲传弟子。你要把握机会,好好学,争取把他的本领都学会了。”邓钰看着面前成稳的小娃娃,笑着说。
“师娘,我今天回去得睡不着觉了。”俞荷撒娇道。
“好好学,不许偷懒。”
“是,师娘。”俞荷乖乖道。
“好孩子。”
傍晚,俞荷回去就拿出那本《伤寒杂病论》看了起来。
俞家人,乃至观礼的众人,今天都吓得不轻,晚饭吃的很是潦草。
“鲲鹏今天的脉和平时不太一样啊?”邓郎中话中有话,笑着说。
“我喜欢心性坚定,锲而不舍之人。就如我槿花一日自为荣一般。”赵槿一笑,道。
“应当如是。不争不能与之争,是争也。你的身体,习武是不能了,寻常多注意起居饮食,与子嗣寿数,无碍。”
邓郎中替他惋惜,北地外族强敌虎视眈眈,周王府里庶长子深受重视,嫡长子并非同胞,世子至今未立,一个乱字了得……
“多谢堂姑父姑母,这段时间悉心照料,明天我就启程回去了。”
“不必客气,路上小心。”
俞荷一觉睡醒,又是活力满满的一天,吃过早饭,拿出《回徒贴》看了半天,又翻出昨天邓三婶给的回礼箱子。
师父给她四本中医入门书,身份玉佩,一套新衣裳,咦?这个纸片是什么?
东林寺山脚下药田
两亩——是地契。
“阿奶,我师父给我两亩药田!”俞荷笑跑着去厨房找马三面。
马三面心里一下不是滋味,嘴上道:“一个师父半个父母,给你,你就拿着。”
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师父有时候比父母顶用,拜了师,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方方面面都要管。邓郎中夫妻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俞荷没拜师当孙女宠,现在拜师了更名正言顺。
看昨天席面上的菜,和有条不紊帮忙的一众邓家亲戚,夫妻俩身份地位不凡。
凭他们一辈子只怕也见不到一个贵人,又哪能找来小王爷当见证人!
唉,他们家高攀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愁。
第110章
李秉昆灰溜溜的回去,两天了才想开,这对他来说是好事啊,以后对俞有地的态度好一点不就行了吗?
心里羡慕俞荷的好运气,小王爷当见证人,当朝能有几个?就看易家怎么栽培这个女徒弟。
王有才俞有丽姚寡妇家里安静了两天,又气俞有地给俞有花和赵芳元真的各给了十亩免税田,都没敢上门来闹。
李世涛更是吓得不轻,第二天,张氏就给李老太换了白面肉臊子面。
“阿娘,你的小外孙女俞荷拜的名师,你以后好好享福呢!”
“她做什么?刺绣?厨子?”李老太深恶俞荷那张嘴,说话像挖苦,晓事太早了。
“学医,治病,救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又是盛京易家的名医当师父,吐口唾沫,我们都够花用了。”
“哪那么夸张。拜师学艺,尤其是学医,先给师父端茶倒水三年,侍候起居三年,六年只怕连门道还没摸到,俗话说得好,师传一本书,家传一张方,真心教学生的能有几个人。俞荷,今年八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