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1 / 2)

从牛车上卸青玉米。

“怎么现在就收玉米?”

“卖熟玉米的,一穗五文。”俞有钱看看洗手去的罪魁祸首无知无觉。

见锅里做好的米饭,马三面把长孙夸的脸都红了。

俞有地听不得阿娘一句夸人的话,打过招呼,去洗澡换衣服洗头发。

李二娘忙前忙后给帮忙递东西擦头发,夫妻俩说不尽的话。

“你别担心岳母,上熟我给买了五十斤米面,成文买了二百斤杂面,往后我们多去看看,多走动走动!”

“嗯。”李二娘心里五味杂陈。丈夫和孩子连娘家的一顿饭都没吃上吧。

“别多想,张氏让我不舒服,我也让她不舒服。我可不是软柿子。”

“你是硬柿子。”

李二娘被丈夫的话惹笑了。

“说说吧,你咋给她添堵了?”

俞有地就一五一十的说起送面的事情来,“……我本来是让两个人给我做个见证……”

“这么说,白永兴又收到学童了?”

“应该吧,他名声还不错,今年有望更进一步。我听同窗们说,县学的王教谕很看好他。”

俞有地抬头见妻子生气,忙道:“你不知道张氏给他吃啥?”

“吃的啥?”

“吃的獐子肉,听说此肉香而不柴还大补!哎呀,我哪天也进山放两个夹子去!”

俞有地说着去倒水了。

第93章

他大舅母也太狗眼看人低,这么好的菜父子俩肯定一口都没吃上,不是人!

李二娘气愤的心里骂道,以后再不送米面了,都是一起养大的孩子,李世涛还是长子呢!

马三面厨房里小声问成文,“你爹,真县学里读书去了?”

“当然了。孟世伯,李世伯,还有吴世伯他们四个一起去的,阿爹天天早早起来去县学,中午吃了饭又去,晚上阿爹都在背书,抄书,我也跟着抄了一本《大学》呢。

阿爹还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偶尔会去外面吃饭,探讨学问,做诗。九品官的吴主簿举人出身,管河道,是吴世伯的亲戚,阿爹也说上了话。

白姨夫也在县学学习,他跟王教谕关系好,是王教谕看好的举人苗子。”

马三面俞老头点点头,俞有地这是准备今年试一把了吧!

有这心气,也是好的。

就算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到底是让人感觉到了一点希望。至于考的考不上,今年不行,再学三年,万一以后考上呢!

“你爹去读书,你一天都干点什么?”马三面对孙子更宽容。

“我一天到晚在家自学,先生布置的功课做完,还有阿爹下学回来当天县学的学习任务有时候也让我做。

我认识了粮店的小张哥小吴哥,他们给我说哪家是哪家人,有什么亲戚,县学里的学生,教授他们都认识,有时间我跟着他们一起回去附近走走,人家的店铺怎么经营,订货。反正比在学堂更踏

实。”

“三顿饭,都是你做的吗?”唐大丫笑问道。她家成武会做饭,成文一个读书人也会做饭?

“那可不是么。买饭菜贵得很,像我们家卖的炒菜米饭,人家要十二文,味道很一般。”成文说到这里,左右找俞荷。

阿娘做的饭好吃,连带着他也不喜欢吃买的饭菜。

“一把青菜一两文,一个鸡蛋两三文。物价贵。布料贵但颜色鲜艳好看。我听说俞荷端阳节卖绒花出名了?”

大家七嘴八舌和成文说俞荷卖绒花的事,她被阿奶限制了。

家里不让做绒花,成文就把买的丝线没拿出来,准备晚上拿给阿娘先放着。

“万一你爹今年考中,我们家的烧鸡就是名副其实的举人烧鸡了。”俞有钱笑着说。

俞有地门里进来,听到这话,也没说什么,大家默契的各忙各,不会儿,饭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