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拿厨房大家一起吃。”马三面发现除了野菜,家里真还没个拿得出手的菜。
三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俞家还好,村里好几家都断顿了,自己的米吃完,好的花钱买杂面,没钱的就做野菜拌汤天天哄嘴。
俞有粮唐大丫天天地里拔草,有人专门来讨野菜都大方的给,也叫人自己拔,别伤庄稼就行。
俞荷献宝一样把米酒端给邓郎中,笑着说:“邓爷爷,你给的酒曲方子,我农书上学的技术,我真的把米酒做出来了,你尝尝,味道对不!”
“我就提了一嘴辣蓼花的用途,你就学会了?”邓郎中惊讶的看着,手里散发着酒香的罐子。
“《齐民要术》上有写怎么制曲,怎么酿酒。它是我阿爹见我喜欢种田,花五两银子买来的农书。宋老太学会了腌制咸鸭蛋,你知道的吧?”俞荷声音脆生生带着点孩童的骄傲。
宋老太的秘密,很快就被村里人发现了,因为她家鸭蛋收的多,俞有功的孩子一得意,就说自家祖母研制出一种腌咸鸭蛋的方子,一个咸鸭蛋要卖四文。
村里人一打听就都知道,顾家酒楼一个煮好的咸鸭蛋要卖八文。
“邓虎,快拿碗勺来。”
马上邓虎就抱着两个碗,和邓三婶笑盈盈拿着缠花的瓷勺进来了。
“俞荷又给你送什么好吃的呢!”
邓郎中让妻子自己闻闻。
“是酒!”邓三婶接过罐子仔细一看,雪白的米中间都是酒水。
“俞荷,你的手也太巧,拜过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了吗?”
俞荷被她问的一头雾水,不是,她是从邓爷爷这里和书上学来的技艺。
“老婆子,你先别激动,这只是米酒,不是烧酒。”邓郎中笑着拆解。
“怪我怪我。”邓三婶拍拍自己,是她太心急,孩子天赋异禀,不经吓。
“来来来,我们试试这个米酒的味道。”邓三婶让大家都坐。
邓虎又去拿了两个碗,见阿爷笑眯眯看自己,脊背一紧,又来了又来了,这回,不会真的要认俞荷当徒弟吧?
这样小的师姑他要不起。
“哎呀,很甜,一点点酸味都没有,很好喝。”邓三婶尝了一口,就催邓郎中赶紧尝尝。
“是不是?”
“这是刚刚出酒,放两天酒味更浓,放红糖煮成蛋花汤,对妇女们的身体好。尤其调理经期。”邓郎中老神在在的说。
“俞荷,把你的酒曲给我一些,我有用。”
“邓爷爷,你只管用,我家里还多着呢!”俞荷背篓里提出一串佛珠一样的灰白色酒曲,一串有五十个。
“大米三斤半用一个酒曲,做出来的米酒最好。我试过了。”
“不是糯米?”邓三婶仔细看了看,还真不是糯米,是大米。
“糯米贵。粘性大。我估计一个酒曲放三斤糯米就能成。”
“你等着,邓奶奶给你做好吃的酒酿圆子荷包蛋去!”
“我就知道,在邓爷爷家有好吃的。”俞荷目送邓三婶笑着去忙,和邓郎中邓虎说。
俞荷不仅在邓家吃了一碗香甜软糯的酒酿圆子荷包蛋,还吃了一碗杂酱肉臊子面,好吃的酱香面条,劲道爽滑,香的俞荷差点连碗吃了。
“邓爷爷,虎子哥,你们好口福!”俞荷羡慕的看着又来一碗的爷孙俩。
“俞荷,还要吗?”邓三婶笑问道。
俞荷连忙摇头,“吃饱了,我饱了!”
邓三婶一笑,小家伙可爱的紧。
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