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父一如既往的大力气!
目送他们进了村里的水道,俞荷回头继续盯着水面。
“你大姑父来晚上准有肉吃。只是他家四个男娃,要种田,还要收猪卖肉,两个人负担也重。”俞老头眉头不展。
“阿爷年轻时候,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俞荷天真的问。
“那说来就话长了。我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这个堂哥跟前学点木匠,给那个堂叔帮几天忙混口饭。大点了跟着村里人去做木工,去给地主干活,去北方当麦客,跟一个堂爷爷去给人弹棉花,赶羊毛毡,修桥铺路上也做过工,进城盖房子,挖地窖,打水井,什么活都干过。
那时候,可真是凭着一把子力气吃饱饭,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吧嗒,突然一条大鱼跳进船舱,溅了俞荷一身的水,吓了两人一跳。
俞荷扑上来一把搂住大鱼,凭它左右挣扎牢牢抱在怀里。
强娃!
惹得俞老头哈哈大笑,“走了,阿爷这就收网,我们回家。”
渔网里除了四条七八斤的白鲢,还有五六斤小杂鱼和小虾,七八只嗷嗷窜的大螃蟹。
俞老头把大鱼养在桶里,小鱼一股脑倒进水盆,嫌弃的把大螃蟹扔回水里。
边往回走,边说:“今儿我们两个运气不错。这条大草鱼晚上让你阿奶做一鱼四吃。鱼头泡饼,鱼丸,红烧鱼块,酸菜水煮鱼片。”
听了一头故事的俞荷,不自觉的咽口水。
爷孙两个刚到村头,就被村里的小孩子围观了,不一会儿俞有地卷着袖子赶来。俞有花和顾大安紧跟其后,接着俞荷的小背篓,放孩子自由去玩儿。
“阿爹,虎子几个专门到家里叫人,说你和俞荷捕到大鱼了!”俞有花往丈夫手里的水桶一看,惊讶道:“阿爹,还真是大鱼,得有十二三斤。”
“跳到俞荷怀里的,孩子使了吃奶的劲没让跑了。”
俞重觉得小孙女身上有些运道在呢。
“哈哈,回去给俞荷吃猪手,抓钱。”顾大安乐呵呵看一眼跟在大人身后小小个儿的毛孩子。
俞荷黑葡萄眼珠一动,大姑父真是个好人。
回到家,大人们院子里看鱼陪邻居们说话,俞荷溜进厨房,锅里果然一股肉香,案板上还放着一条四五斤的大肥肉。
揭开笨重的大锅盖,锅里煮着半锅肉,有猪皮,肥肉,瘦肉,排骨,大骨头,还有两个全乎的猪手,锅底的水滋滋作响,肉熟,快出锅了。
“我就知道你鼻子最灵。”俞荷回头见是姐姐,赶紧盖好锅盖。
俞梅看一眼锅里,把火弄小,让俞荷身边坐。
“大姑父和大姑拿了一盒顾家卖的月饼,一瓶烧酒,半个猪腿,还有这半锅肉。想想,表弟们每天有肉吃,真幸福。”
“大姑父人真好!”也是真舍得,亲戚总算像亲戚了。
“那是,大姑父最爱孩子,可表弟们都是男孩。你小的时候,大姑父最爱带着你,吃青蛙肉,吃兔子肉,吃老鼠,牛蛋大人们不叫你吃,你还会耍脾气。”
“脾气还不小,难哄。”俞梅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