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搞定英柯VS毛豆3的定价(求月票)(1 / 2)

第947章 搞定英柯VS毛豆3的定价(求月票)

PS:继续求月票~~!

5月31日,五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月初火了一把的英柯医疗又发布公告了,在五月份的最后一天又火了一把。

根据公告,经证监会批准,本次增发的特定对象为檀锦程,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及创业板上市证券发行管理暂时办法关于认购资格的规定。

「毫无意外啊,檀老板又出手了,就是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救一救英柯医疗的股价。」

五月份的英柯医疗,股价可谓是大起大落,最高突破22元的价格,是自2018年8月份以来的新高,刷新了10个月以来的最高价位。

对于信心不足的散户来说,这就是最佳解套出局的机会,突发性的利好给他们带来了绝佳套利的机会。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中小创毕竟都是不景气的,加上外部局势,英柯医疗的股价也不可能一直涨下去,全月大盘指数跌幅近六个点位,创业板跌幅更是超过了8%。

后期追进去的散户几乎无一例外的被套住了,全月英柯医疗报收17.01元,跌幅正好是10%。

截止到5月31日收盘,英柯医疗的市值是33.34亿元。

「话说,檀老板这个定增价格是不是亏了,到底是怎麽计算的?」

一则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定增公告,因为檀锦程的人气被一众吃瓜群众围观,这里面有甚至有很多不炒股的,纯纯就是来看热闹的。

根据定增公告,本次英柯医疗向檀锦程定向发行4000万股,发行价为17.86元,募集7.144亿元的资金,而对应的市值正好是35亿元。

至于说募资到的资金用来干什麽,吃瓜群众根本不关心,他们只是好奇这个定价。

「这个价格是根据开股东大会或者公告日之前的20个交易日定的,不是按今天的价格,檀老板亏了也正常,不过如果加上他那家公司之前买的,其实也没亏多少。」

按照之前大宗交易拿下的2000万元以及金额来计算,锦佑康持有的成本大致在16.24元,巅峰期盈利超过35%,当时还被市场所津津乐道呢。

但是如果再加上这一次针对檀锦程本人的定增方案,6000万股,总计耗资10.39亿元,总成本也上升到了17.32元,相较于今天的收盘价亏了1860万元。

「这点钱对檀老板来说算个屁,人家要的是持股比例,不过我们倒是可以抄底檀老板了,人家是有专业的团队,定的这个35亿元的市值肯定是有依据的。」

「没错,只要是市值低于35亿元以下我们就可以买,各位被套的韭菜有福了,可以补仓了。」

按照现有1.96亿的股本,檀锦程的持股比例一下子就上升到了30.61%,按完成股本登记之后的2.36亿元,檀锦程的持股比例也高达25.42%。

「后续的转让协议,咱们需要等到九月份之后再执行了,这一次感谢檀总了。」

这份感谢刘方易是发自真心的,因为不管如何檀锦程都解决了当前英柯医疗最缺的资金问题,定增不像IPO,费用是比较低的,英柯医疗能够拿到7亿元的现金,极大的补充了公司的现金流。

而根据相关条例,被认定为财务投资者的檀锦程及其关联帐户,在未来的12个月之内,是不能够再在二级市场增持任何股份的。

也就是说,6000万股以及完成增发之后25.42%的持股比例,就是檀锦程能拿到最多的了,监管机构对于锦佑康的处罚实际上被延长到了2020年5月30日。

想要谋求英柯医疗的控制权,檀锦程就只能通过一级市场,从他还有其他机构的手里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继续增持。

换句话说,他现在赖帐不承认,哪怕是檀锦程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其他机构手里的持股,他也完全不怕。

因为只要他的股份没动,他就可以启动反收购流程,以个人还有公司的名义增持股份或者是再次定增。

「行,那就九月份等三季度财报出来之后再说。」

檀锦程一脸的轻松,对于现在的局面他已经满意了,刘方易耍赖反悔的有潜在风险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买英柯医疗也不是为了绝对的控股。

对于经营一家医疗公司他没有任何的兴趣,做这些只不过是为了将来突发事件到来之时自己以及旗下的企业有一个保障。

要知道迪子通过产线改造,把自己搞成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不仅仅支援了社会,也给公司的员工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檀锦程太清楚初期大家对于口罩的需求了。

这种需求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实际上他前世经常不戴口罩到处跑,倒不是他特别的叛逆,而是戴口罩的话他会气短,非常难受。

渡过最初的心理恐慌期之后,他就很少戴口罩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跟他这样想的,即使是到了后期,也有很多人都会囤这玩意儿,他现在手底下这麽多的员工,相信很多人会有这种心理。

买不到的话,可能就不会来上班了,这对公司的正常生产会造成非常大的困扰。

现在好了,自己老板是一家从事个人医护用品公司的大股东,完全能够保证供应,员工们肯定会安心很多。

所以是不是第一大股东,他也没那麽在意,有了这25%的股权比例,足以保证他在英柯医疗的话语权了,而且他相信刘方易不至于目光这麽短浅。

以耍赖的方式得罪一个商业巨头,后果他自己应该能够想得到。

如果走创始人转让协议的话,檀锦程最低最需要拿到1080万股,就能够以30%的持股比例超越刘方易29.94%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

不过檀锦程的最终持股目标是33%,也就是7788万股,目前距离这个还有1788万股的差距,是按照最低标准转让,还是一次性转让1788万股,就看刘方易自己的选择了。

他无所谓,都能够接受,反正协议转让之后,刘方易短时间之内同样不能再有其他的交易了,双方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实际上年底的突发事件,对应在医疗公司股价身上,大多数要到明年二月份之后才有反应,毕竟是突发事件,机构想吃大肉也得慢慢建仓。

时间上来说,还是有的。

「檀总对于英柯的经营思路有什麽建议吗?」

虽然这一次定增,把檀锦程定义为财务投资者,但是刘方易绝对不相信哪个财务投资者会一次性耗资超过10亿元了,买下一家公司超过25%的股份。

「确实有一些建议,刘总过目一下,不过我是外行,具体还是由你以及董事会来决定,有觉得不错的话你们看着采纳,要是觉得不对的地方就当没看见吧。」

朝成林峰打了个眼色,檀锦程也不做姿态,拿下了这麽多的股份,他的人肯定是要进入到英柯医疗董事会的,而成林峰就是他派到英柯医疗的董事。

「这话说得,要说外行的话我也是外行。」

接过成林峰递过的文件,刘方易笑道,同时也对眼前这位的效率感到一丝震惊,都说檀锦程旗下的企业执行效率高,通过这一次收购以及手里的这份文件他就能够感觉出来。

厚厚的文件,显然是经过认真分析之后的成果,而非他嘴里说的那麽轻松,或者从找上自己甚至是更早的时候,这位对公司的了解就已经很深了。

檀锦程给出的建议倒也没有特别的标新立异,总结起来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市场拓展,产品优化,成本控制以及产能建设,不过其中的亮点还是不少的。

「这个加大对电商平台的布局就非常不错,檀总不愧懂网际网路的。」

英柯之前在电商方面的布局确实是弱了点,总结起来还是没钱,现在的电商可不是十年前那样了,需要大量的投流,而如果要做到了全平台的覆盖,品牌知名度确实会高很多,但投入也是不小的。

拿淘宝以及天猫来说,单只是买流量的钱,一年就需要不少。

不过现在兜里有钱了,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金主都不介意,他还怕什麽。

「这个把赣省生产线改成口罩生产线有什麽说法吗?」

「哦,这个是我们团队调研的结果,赣省的生产线目前来说有些落后,另外评估出来的结果是如果投入到手套方面,也有产能过剩的嫌疑。」

「既然是这样的话,倒不如在其他业务点上加大点投入,然后通过电商的投放,可以给品牌增加更大的曝光度。」

英柯医疗主业是做手套的,但口罩业务也是有的,主要生产的是一些医用口罩以及普通的KN95,不考虑突发事件的影响,普通的口罩也是品牌曝光的最好手段。

储备医用手套的家庭可能不多,但储备口罩的家庭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像帝都这样每年柳絮纷飞的城市,还有一些春季对于花粉过敏的人群,他们都是有储备口罩的习惯。

刘方易沉思了片刻之后道:「确实是可行的,不过这些我要拿到董事会上去讨论一下。」

作为一家从事个人医护用品的医疗器械来说,产品力肯定是最重要的,但品牌力同样不容忽视, 3M丶霍尼韦尔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除了他们的产品够好之外,对于品牌的宣传力度同样是其成功的关键。

而在国内,像是稳健,振德这样的同行,就是通过大量的电商平台以及线下药店合作,极大的增加了其品牌曝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