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754信息茧房
唐植桐骑着自行车,将张永祥载到前门车站。
这里有不少去城外的公交车,37路从前门始发,终点是石景山,经过张永祥所在的公社。
对于张永祥来说,脚步丶时间都不值钱,他不想花这个钱,但唐植桐没同意。
坐车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节省体力,更何况37路全程票价才三毛五,对唐植桐来说如九牛一毛。
唐植桐给张永祥买了车票,把他送上车,看着车开走后,才转身骑车回去。
到家后免不了跟张桂芳汇报一下情况。
凤芝挨了揍,在一旁抽噎,唐植桐没有安慰她。
八九岁已经不能归在不懂事的孩子行列里了,最起码的脸色丶好歹都应该知道且遵守。
唐植桐可以容忍妹妹馋一点,但接受不了不懂礼貌。
趁孩子还不大,打一顿就掰过来了,若是任其发展,等以后会追悔莫及。
陪母亲说了几句话,唐植桐回到厢房的时候,小王同学正在跟报纸较劲。
家里虽然买了缝纫机,但小王同学之前都是做小件,铅笔袋丶书包丶改个裤脚丶打个补丁啥的,没有做正经衣服的经验。
偶尔有邻居过来托小王同学做衣服,她都以不会做为由给拒绝了,改裤脚的小活倒是都接了。
对于小王同学的做法,背后说啥的都有,有说看不起人的,也有支持小王同学的:「你不就是想占便宜省点工钱吗?桉子家的不会做怎麽给你加工?加工坏了算谁的?敢情人家不仅不收钱,还得倒贴你一块布?」
日子一点点过,家里人口多,也有了缝纫机,小王同学就将做衣服的手工活提上了日程。
此前虽然一直在学习,但那也只是处在理论阶段,实践起来她也担心糟蹋了布。
这不,她打算先拿报纸练练手,在上面用铅笔画上线条,裁剪下来后再放在丈夫身上比量,确定尺寸合适再在布料上下手。
唐植桐是个合格的衣架,在配合完小王同学后,继续坐在桌前画脚扣的设计图,小王同学则在缝纫机上划线裁布。
一时间,厢房很安静。
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4月11日,星期一。
唐植桐吃过早饭没有和小王同学一路同行,而是去了押运处,跟小王同学交代的理由自然是单位有公事。
出了永定门,唐植桐找个不起眼的角落薅出来五只母鸡塞进麻袋,都是一年多一点的年纪,正是下蛋旺盛丶拼搏未来的时候。
母鸡依旧是前年被卖的模样,捆着双脚,鸡嗉子饱满。
当时盛传一切要充公,所以工地附近的部分农民把能卖的都卖了。
又因为当时收鸡丶鸭丶鹅都是按单位重量计费,所以在卖禽畜前,农民特意选择喂它们一些粮食,用以增加体重,好多卖两个钱。
陈大姐今天来的很早,从唐植桐带来的麻袋里掏出母鸡一一仔细查验,首先是重量是否达标,再看羽毛是否整齐丶爪子上面肉丁的长度,最后确认鸡喙的磨程度。
唐植桐看陈大姐老道的手法,暗自点头,若不是在工地干过那一阵子,很多「识鸡」的法子自己也不知道,当时虽然是赶鸭子上架,但学的很用心。
鸡身上的很多细节都用来确定鸡龄及是否健康的依据。
查体重很好理解,只有重的才能称得上养得好。
羽毛则是分辨鸡龄的参考,青年鸡的羽毛搭眼一看给人一种「稚气未脱」的感觉,不好具体形容,但一看就知道。
青年鸡和成年鸡的鸡喙也有区别,青年鸡的鸡喙偏软,成年鸡则已硬化,此外鸡喙的磨损程度也是确定鸡健康的标准之一。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鸡爪。
正常来说,家养鸡每只鸡脚有四个脚趾,但脚趾上方还会有个小凸起,这个凸起初时并不明显,不过会随着鸡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大。
那些没有凸起,却号称是「老母鸡」的,百分百骗人。
鸡爪长有下图这样凸起的才是真正的老母鸡,放在鸡界来说,少说也得是个长寿级别的,说不准能听懂人言!
若是拿来炖汤补身子,不知道肉质如何,恐怕得发柴吧?
陈大姐检查的仔细,唐植桐也不催,就在一旁默默的等着,一点也不怕查验,他对自己的收来得鸡很自信。
果不其然,陈大姐在一一检验后,放下母鸡,满意的拍拍手上的灰,开口道:「唐科长,让你费心了。」
「陈大姐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事,您给我为大家伙出力的机会,我感谢您还来不及呢。」唐植桐说的很客气,不愿居功。
「你这张嘴呀,真会说。行了,你学校还有课吧?已经耽误你时间了,快去吧。」陈大姐笑笑,催促唐植桐去上学。
「不要紧,我跟老师请假了,今天不过去,先把单位的事情忙完。您打算把鸡养在哪?我拿过去。」星期一只有一上午的课,来押运处一趟再回去就差不多十点多了,最多再上两节课就放学,还不够折腾的工夫,所以唐植桐打算继续逃课一天。
「那就放食堂门口吧,大家伙都能看到。后勤一上班就垒窝,我跟老高说了,让他平时多照看着点,捡捡鸡蛋什麽的。」养鸡这事也有唐植桐一份,所以陈大姐将后续安排说了一下,算是一种监督。
「陈大姐考虑的周到,相信大家伙都会满意。」唐植桐一边说一边拎鸡,左手两只,右手三只,握住鸡爪就提了起来。
几只母鸡精力很充沛,又是一番挣扎,陈大姐一瞧母鸡的精神劲,很是满意。
把鸡放下,唐植桐将麻袋绑在后车座上才回了财务科。
正常情况下,财务科的工作是不多的,无非是算算工资丶报销一下职工的差旅费丶医药费丶住院费丶托儿所学费丶火车站的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