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中原大战,以及对阴阳五雷的融合(1 / 2)

天门山之巅,张之维面前铺着一张特制的云纹纸,他也不执笔墨,双指并拢,精气神凝聚于指尖,以性命作画。

这几个月,他研究了很多道教的各种典籍,也曾想过以各种方式来融合阴阳雷法,但均失败了。

单纯的文字,很难将其完整阐述出来,就算强行阐述出来,那也没有意义,因为太冗长了,非得写几本书不可,而且很难保证不出错。

大道至简,这种功法越是长篇大论,修行的时候越是容易出问题。

而想要把一个复杂的东西,以简单的方式阐述出来,这很矛盾,所以很难。

但不久前,张之维在观看了《先天一炁九皇真经》中的先天青莲观想图后,突然有了灵感。

或许自己可以用观想图的方式来阐述。

一些高深手段都是这麽阐述的。

譬如八奇技里的风后奇门,便是用一张奇门遁甲图来阐述的。

至于其他的注解,都是为了更好的解读这张图才存在的,相当于降低修行难度。

而如果一个人的天资才情足够高,就算不要注解,单凭通过那张图,也能领悟出来。

而且领悟出来的本领,一定会比通过注解和图案相结合的人利害。

原剧情里,术字门的门陈金魁,就是看了无注解的风后奇门图,从而疯掉的。

如果他能靠着这无字的奇门图领悟风后奇门并醒来,说不定能碾压了周圣,但这种概率太低了,怕只有风后本人才能做到。

不仅是风后奇门,唐门的丹噬也是通过图案阐述的。

而现在,张之维就要勾勒出这麽一个蕴藏阴阳雷法合一而形成的手段的图案来。

以前,张之维修行一个术法,或者创造一个术法,都是直接先在体内试验性的运转,成功之后,再进行总结并以语言文字的形式阐述出来。。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性命修为高,经脉强韧,就算行炁时出了岔子,也无伤大雅,最多把脸憋肿之类的小问题。

但雷法的融合不一样,阴五雷和阳五雷都是顶尖的术法,单个修行起来就已经很有难度,若是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一点差池,那就不是脸憋肿了那麽简单了,会有生命危险。

即便是张之维,也不敢在没有万全的把握下,直接就在身体内尝试的运行融合。

他必须要先将其推演出来,然后验证其合理性,最后才进行修行。

这就好像造船造车一样,如果只是玩具车,不用画设计图,列公式,只需要唯手熟尔,就算有一点小瑕疵,也无足轻重,反正只是玩具罢了。

但如果是要造航母造飞机,那就得先把一切都规划好,不容许有半点瑕疵,不然后果很严重。

而张之维现在要融合的阴阳五雷,在厉害程度上,几乎就相当于异人界的航母了。

所以,张之维对此可是相当的重视,光是各种道藏,各种观想图都看了好几个月,这才有了头绪,打算进行创作。

张之维的指尖触及云纹纸的表面,在上面勾勒出一道道玄妙莫测的纹路。

这是云篆,云篆是道教符籙的核心文字体系,由炁构成,形如云气缭绕,源自三元八会之气,一般用于书写高级符籙或者一些道教天书,譬如《灵宝赤书五篇真文》便是以云篆书写而成。

除了云篆之外,张之维还用了风篆,它属于道教符籙文字的另一类,是龙凤之文,形似龙凤,可以通神役鬼。

这些符文都蕴含道法真韵,用它们来表达术法本质,再合适不过了。

但以它们来阐述,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悟性不够者,别说看懂其中内容,只怕光看起形,就会受到冲击精神散乱。

因为它蕴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等闲之人的精神力,根本无法承受。

以风篆云篆,六文八书的方式来创作,张之维要写的,说是天书也不为过,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时间来沉淀。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在张之维融合阴阳雷法的时候,外界的风波无一刻停歇。

张大帅死后,小帅接管了兵马,他无力同时应对北伐军和倭寇,于是他选择了东北易帜,归顺金陵。

至此,北洋时期结束。

而在此前,之前下野的校长,在事业受阻的情况下,却意外收获了爱情,并在魔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这场婚礼吸引了在沪的各界名流。

天通教会虽然一直在迁走留在魔都的大型产业,但其根基毕竟在那里,这几年下来,在魔都已经算得上庞然大物,自然也受到了邀请。

张之维作为天通教会的教主,自然也被邀请了,而且请帖的规格相当不一般,甚至还邀请他去当证婚人。

但张之维没作理会,他正遨游在道藏知识的海洋里,才没功夫去当劳什子的狗屁证婚人。

倒是王蔼和黄六爷,三大亨倒是去捧了个场,毕竟还要在魔都混,这种场合不去就太不合群了。

在那之后,校长得到江浙沪的各大财阀的支持,没多久,下马的他就再次上马,重掌大权,并一路高歌猛进,一人身兼三大要职,外加黄埔,陆军,警校,炮兵,工兵,骑兵……等多个学校的校长。

而在东北小帅投诚后,校长任命他为三军副总司令。

在那之后,神州几乎统一,一切平静,很多人都以为要过上和平的好日子了。

但没过多久,内战又起,原因是校长策反了桂系内部分军阀,引起桂系反抗,双方大战起来。

与此同时,东北那边也不平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帅,为了收回张大帅生前没能收回的中东铁路,动用武力强行驱走了毛子,引得毛子派兵来战。

双方激战数月,战事升级,毛子数万大军挺进,拉出了四百门大炮,四十多辆坦克,三十多架飞机对小帅发起进攻。

尽管小帅的军队奋起反抗,但由于倭寇占据铁路,调兵不易,再加上一些内部因素,最终以惨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