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不一样的医疗组(2 / 2)

白衣披甲 真熊初墨 7794 字 1天前

冯子轩让开摄像头正对的位置,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荨麻疹的词条。

他输入荨麻疹后又修改词条,变成荨麻疹会导致d2聚体升高麽。

最上面的几个商业词条下面明确标记荨麻疹和d2聚体毫无关系。

冯子轩有些疑惑。

虽然上网看病不太靠谱,但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内容,百度搜索出来的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某某知名网络医生大v信誓旦旦的给出确定答覆——没关系。

有那麽一个瞬间,连冯子轩都信了。

「d2聚体升高有可能是荨麻疹导致的,去检查就是。」周老道,「小庄,是吧,你们看家辛苦了。」

周老对荨麻疹什麽的一点都不感兴趣,好像这只是一个常见病。

他笑吟吟的和庄嫣打了招呼,随后跟孟良人也打了个招呼。

「……」冯子轩沉默。

周老板这是爱屋及乌,所以才会对庄嫣丶孟良人都这麽客气。

他懂,他都懂。

一瞬间,冯子轩都想要进罗浩的医疗组,哪怕只负责一些外围的接待事物。

「周老好。」

「周老好。」

「去查吧,我们这面开完会罗浩就回去了,刚好能赶上你们出结果。」周老慈祥的说道。

「好的。」孟良人根本没给庄嫣提问的机会,他恭敬的鞠了一个躬后关闭视频。

「老孟,我还没问完呢。」庄嫣叫苦。

「罗教授那面应该有重要的事情,你没看见有几个人不像是医生麽?」

「医生还有面相?」庄嫣不信。

「荨麻疹,我找找。」孟良人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荨麻疹的词条。

【荨麻疹,也被称为风团或皮肤水肿,是一种由肥大细胞活化导致肌肤丶黏膜小血管扩张丶渗透性增加引起的皮肤病。这种病变在24小时内消失,但可以反覆发作。】

孟良人开始小声嘟囔着。

有关于荨麻疹的百科词条很完善,他看了很久,到最后也没看见有关于d2聚体的相关内容。

不过孟良人并没多想,因为治疗荨麻疹的方式并不影响其他治疗。诊断性治疗,这也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手段。

他回来后酝酿了几分钟,对着电脑发呆,然后开始写会诊记录。

记录字斟句酌,细致到了连冯子轩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平时冯子轩嫌弃临床医生写病历的态度恶劣,写的太粗糙,以至于有患者投诉的时候调阅病历满篇都是错误。

去医调委打官司根本打不赢。

所以冯子轩才不断地提醒临床医生要注意写病历。

可是吧,内科还好一点,外科医生是真不听。

冯子轩也知道外科忙,站一天之后疲倦到了骨子里面,真是什麽都不想做,就别说写病历了。

然而孟良人却太过于细致,会诊写的太多,有些看上去毫不相关的内容冯子轩都要过下脑子才能想明白那句话究竟会在什麽样的场合里派上用场。

唉。

冯子轩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孟良人把所有病历都当成是一级医疗纠纷来对待,甚至做的要比最严重的医疗纠纷还要细致的程度。

过了,过了。

足足二十五分钟的时间,孟良人才写完会诊。

「小庄,你帮我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麽遗漏。」孟良人也没和冯子轩说话,而是招呼庄嫣帮着检查。

这句话让冯子轩顿时对孟良人刮目相看。

细致认真是一回事,庄嫣明明是孟良人带出来的半拉徒弟,他却让庄嫣帮着检查。

三查七对,有人在一边监督着,总归要更完美。只是能不能落下来脸,这是一个问题。

有点意思,冯子轩站在后面静静的看着。

庄嫣仿佛早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和老孟客气,而是马上打开病历查阅孟良人的会诊。

她看的也很仔细,连标点符号都没错过。

「老孟,没问题。」十几分钟后,庄嫣这才给了孟良人一个回复。

「冯处长。」孟良人起身,微微弓腰,方正的脸上满是谦卑的笑容,「会诊写完了,我给循环内科打个电话,先上药,估计6-8个小时就有效果,明天一早检查d2聚体,数值应该能降下来。」

「你就不觉得荨麻疹的诊断会有错误麽?」冯子轩调笑道。

「罗教授是大脑,他的观点我可以质疑,罗教授也反覆说过这一点,我们必须质疑他的诊断。但那都是医疗组内部的事儿,真要是认准了一点,我们必须有一致的意见以及做法。」

「现在我没有其他看法,小庄也没有,所以要以罗教授的诊断为主。」

哦呵?

冯子轩点了点头,「那行,先给上药,剩下的明天看。」

离开住院部,冯子轩回想着整个会诊过程还有点恍惚。

罗浩在帝都和周老板他们谈笑风生,听了几分钟的病情汇报后就毫不犹豫给了诊断,比家这面开多少次会诊会都有用。

再有就是孟良人和庄嫣的做法,也让冯子轩心神不宁,他是羡慕嫉妒。

一名医务处长竟然会对基层带组教授产生嫉妒的心理,冯子轩都觉得有些荒谬。

深深吸了几口冷空气,冯子轩这才好了一些。

「冯处长!」

冯子轩顺着声音看过去,见是方晓。

长南市的一名主任,和罗浩罗教授的关系比较熟,这是冯子轩对方晓的所有标签。

「方主任,你怎麽在这儿?」

方晓快步走到冯子轩身边,满脸笑容,「这不是要过年了麽,老家那面有点特产,我带着来拜访一下各位老师。我还琢磨怎麽登您的门呢,没想到在这儿就遇到了。」

「呵呵,太客气了,不用不用。方主任来年大展宏图哦。」冯子轩笑道。

「客气冯处长,也不是什麽稀罕货,是老家那面做的芝麻酱丶香油丶韭菜花。」

冯子轩怔了下。

长南那面的牛肉有名,韭菜花丶芝麻酱也是极好的,据说逢年过节省里都要收到一点「微薄」的拜年礼物。

所谓礼轻情意重只是说法,又不犯忌讳,又要拿得出手,还要收的人喜欢,的确是很难的。

长南的这几样「特产」却做到了这麽多严苛的要求。

说贵,的确是不贵,和世面上的同类产品相比拢共不到一百块钱,拿到纪委去也不算什麽事儿,人家都懒得说。

但是!

这几样东西冯子轩吃过,上品中的上品,哪一样单独拎出来都能让人竖大拇指称赞,久久不能忘记。

真值得送礼的那些人谁不是吃过见过的,有时候刷脸还要以特色为主。

「方主任,你在哪弄的?我听说你们长南市拜年的年货专供,平常可买不到。」

「可不敢这麽说,冯处长!」方晓满脸笑容,看着和孟良人一模一样。

冯子轩有些感慨,怎麽罗浩身边的人都这麽和气呢。

「现在不让有特供,我就是在老家弄了点当地特产,一份也就是百十来块钱,也算是礼轻情意重。还有点五大连池山上椴木种出来的木耳,这东西金贵在是我亲手摘的。」

「哈哈哈,那好。」冯子轩哈哈一笑,应了下来。

要是别的,方晓拿什麽冯子轩都不会要。要不说送礼是一门学问呢,冯子轩深以为然。

有人抨击送礼,冯子轩还记得刷短视频的时候下面有个评论——过中秋节的时候能送出一块月饼都算你牛逼。

送不送是一个问题,人家要不要是另外一个问题,而且后者要难过前者。

方晓的确是个人才,难怪和小罗走的近呢,冯子轩心里想到。只是拜年送礼这麽一件事,他就几乎做到了这个位置的极致。

能让自己收下礼物,不说比登天还难,却也要多少有点高原反应。

冯子轩看了一眼方晓。

「冯处长,您车在哪?我送您车上去。」方晓很平常的说道。

「在地下车库,你能找到吧。」

「能,能,能。」

「下去左手d区,我去等你。」

两人几乎前后脚来到车库,看着方晓手里拎的东西,冯子轩笑了。

寻常包装,不隆重,只是看着乾净朴素。

打开后备箱,方晓把东西放进去,微微鞠躬,「冯处长,这一年多谢您的帮助。」

「哪里,是小罗要去你那飞刀,我接了电话就走个正常手续。」

「冯处长,您是不知道我们基层医院有多难啊。」方晓不动声色的把后备箱关上,顺势和冯子轩闲聊起来,「医保那面太严峻了,影响最大的不是帝都魔都的顶级医院,咱省里的顶尖医院受到的影响也小,主要都落我们头上了。」

「活是真难干,你们的确辛苦。」冯子轩不咸不淡的说道。

「医保不是我这种普通医生能说的,人家指哪咱打哪,可科研真是要了老命了。」方晓察言观色,见冯子轩没有一点不耐烦的表情,就继续聊到。

「你们那面怎麽样?」

「我看一篇研究里说,中国医生周末提交手稿的频率最高,且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同行。

周末,按道理是陪伴家人,或享受自己兴趣爱好的大好休息时间,而中国医生却往往利用这个时间来进行科研工作。」

「一天24小时,医生手稿和评审提交的强烈昼夜节律。

医生们提交手稿和评审的尖峰时间是工作日结束时,同时,中午时段也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我这一看,全球医生们的习惯基本一致,上午和下午忙着临床工作,在午餐过后稍作休息的时间,都在见缝插针的修改论文。」

「哦?」冯子轩饶有兴致的看着方晓,地市级医院的人竟然还看这种「闲」论文,的确有点意思。

「在深夜这个时间段,提交手稿和同行评审概率最高的是中国和本子。

咱中国医生在午夜到凌晨1点期间提交论文的概率比平均水平高出86%,同行评审也高出57%。这表明中国医生经常加班至深夜从事科研工作。」

「您这面还行呢,我们那面基本都是胡编乱造。好好的觉不睡,非要爬起来杜撰论文,您说这有多荒谬。」

说到这里,冯子轩深深的叹了口气,临床的活本来就重,所以那些所谓的科研都得下班后熬夜来弄。

方晓的数据倒也不算奇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