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的这些钱,会派人下去看着,俱要用到民夫生计上。」
杜谦再一次低头,应了声是,随即抬头,看着李云,感慨道:「陛下一如从前一样,爱民如子。」
「谈不上。」
李皇帝起身,背着手离开,缓缓说道:「我只是觉得,人命贵重,不可轻贱。」
「李唐后世君主,我至多也就是教教儿子,再远,大概是管不到了,便是说了他们也未必会听,多半还要嫌我罗嗦,但是我这章武一朝。」
李云回头看了看杜谦,正色道:「谁要是轻贱了人命,我便会轻贱他的性命。」
杜谦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拱手道:「臣,牢记陛下训示。」
…………
次日,皇宫里。
陈留王武元佑,奉命见驾。
甘露殿里,一身新朝郡王服色的武元佑,小心翼翼的进了甘露殿,然后对着天子深深低头行礼,开口道:「臣武元佑,拜见陛下。」
李云抬头,看了他一眼,哑然道:「不是说了吗,武王是新朝宾客,你我无有君臣之分,也无有君臣之名。」
「这一声臣,岂不是坏了规矩?」
所谓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
天下所有人,都是李皇帝家里的臣民,是他一家的「家里人」,但份属二王三恪的这两家人却不是,他们是旧王朝的遗留,是新王朝的客人。
理论上来说,他们不用跪拜天子,不用以臣自称,依旧可以保留宗庙,祭祀前朝祖宗。
这也是为了显示新王朝「兴灭继绝」的功德。
当然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一家老小的生死存亡,都在人家一念之间,再加上武元佑这个谨慎的性子,见到李云,他从来都是毕恭毕敬,没有半点懈怠。
听到了李云的话,陈留王低头笑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虽然是新朝的宾客,但是对陛下心悦诚服,也心甘情愿,做陛下的臣子。」
李云拉着他坐下,笑着说道:「请你过来,是邀你一同,回一趟关中京城。」
武元佑一怔,随即震惊道:「陛下这麽快,就已经收取关中了?」
「现在还没有,不过应该很快了。」
李皇帝神色平静,开口道:「朔方军已经全无战意,此时说不定已经逃出了关中京城,一个月之内,王师必然取下关中京城。」
「到时候,朕要带着一些臣子,去一趟这座京城。」
他看着武元佑,笑着说道:「武王也很跟着朕一起去一趟,如果关中京城,没有被韦氏父子,破坏的太严重,武王说不定还能去太庙,收拾收拾先人遗物。」
听到这句话,武元佑浑身一颤,他抬头看着李云,一时半会,竟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陛下,陛下…」
李皇帝神色平静,开口说道:「朕也是读过史书的,武周先人,当年也曾经平定天下,也曾经缔造盛世。」
「王朝末年之过,不能抹杀初年之功。」
说到这里,李云笑着说道:「我家这李唐,将来多半也会有这麽一天。」
此时,各地的武周宗室,其实已经死的差不多了,而且多半为唐军所杀。
到了这个时候,武氏已经不成威胁,李皇帝当然可以适当怀柔一些。
武元佑忍不住垂下泪来,他起身拜伏在李云面前,以头碰地。
「陛下之恩,武元佑毕生铭记,有生之年,绝不敢忘!」
李云正要弯腰,把武元佑给搀扶起来,忽然,一个宫人一路迈着小碎步,急匆匆进了甘露殿,一路小跑到李云面前之后,他弯下腰,低头道:「陛下,九司急报,说是…」
「说是。」
这宫人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陈留王,并没有把话说完,而是把文书,递给了李云。
李云伸手接过,只看了一眼,就脸色一黑。
这急报的内容,相当简单。
岭南道…
出现大规模叛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