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决战前夕!(2 / 2)

他忽然将令旗插在渑池西侧的「铁门镇」,那里两山夹峙,仅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先生只需在两侧山头布下滚木礌石,便能将折家军堵在谷中半日不得动弹——而这半日,足够我们在长安城外布好口袋。」

平子澄盯着地图上的「口袋」位置,忽然注意到郑朝宗用朱砂圈出了灞桥至龙首原的整片区域:「你是说,让虎翼军佯装败退,引折家军追至龙首原?可那里地势开阔,无险可守……」

「无险可守,便人为造险。」郑朝宗忽然从袖中取出一张羊皮纸,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陷马坑与拒马桩分布示意图,「此次可以做些布置,我们可以让工兵营在龙首原东侧挖掘『迷踪阵』,表面用浮土掩盖,插满宋军旗号。

折可适见我军『溃败』至此,定会以为我们慌乱之下未及设伏,待他骑兵踏入阵中……」

他猛然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三百架床子弩将从龙首原西侧同时发射,就算他折可适长了翅膀,也飞不出这张『铁网』。」

丑时二刻,一名游骑来报,呈上密报。

郑朝宗展开密报,只见先生苏允的字迹力透纸背:「折家军已过渑池,距长安尚有六十里。函谷关伏兵就绪,可断其退路。」

郑朝宗见状大喜,道:「先生果然是先生,我这想法才出,先生早就明见千里,已经是做好了这个准备了,清澜,这下子你可以放心了吧?」

他忽然将密报按在沙盘的「函谷关」位置,嘴角扬起狠厉的弧度:「折可适,你以为自己是来救火的,却不知早已成了瓮中之鳖。」

平子澄正要开口,却被他抬手止住,随后朝外面喊道:「去把徐泾叫来。」

待副将入帐,郑朝宗将一卷帛书塞进他手中,「这是『假求援信』,你派死士射入长安城,就说折家军前锋已至霸上,要文彦博速速开城接应。」

徐泾接过帛书,看见上面盖着折家军的「虎头印」——那是今早从一名折家游骑尸体上剥下的。他忽然握紧拳头:「末将若见着折可适,定要把他的『麒麟甲』扒下来给帅帐铺地!」

郑朝宗闻言笑了笑道:「那可好,折氏麒麟甲天下闻名,正好替换一下我这破甲。」

他转头看向平子澄道:「清澜兄,该做的工作也要做起来了,你们的策反离间效力可不比我们真刀实枪的逊色,用好了,可能破城还得看你们的!」

平子澄闻言笑了笑,倒是不再阻拦了,毕竟连先生那边都已经这般决定了,他自然是信得过苏允的,点头道:「放心吧,折可适部以及洛阳援军战败的消息一定会进入长安城,让文彦博那老贼想要封禁消息都做不到。

嘿嘿,到时候长安守军所有人都会知道,长安城已经彻底成为孤城,短时间再无援军,那里已经是死地绝地!」

郑朝宗满意点头道:「很好!希望我们在战场上击溃折可适,你们可以在心理上击败长安守军!」

平子澄神色坚定点头。

郑朝宗再不多说,便迈步朝外走去,打算布置军事。

「海夫,」平子澄忽然递来一碗热粥,「吃点东西吧,卯时就要拔营了。」

郑朝宗接过碗,却没喝,而是盯着粥面上自己的倒影。

倒影里的人眼神锐利如鹰,哪还有半分昔日太学书生的文弱?他忽然想起苏允第一次带他们上战场时说的话:「书生掌兵,最怕患得患失。

但若能把天下当作棋盘,把人心当作棋子,便可化万卷书为千军万马。」

此刻,他就是那个执棋者。

而长安城,正是他要落下的关键一子。

卯时整,静塞军大营忽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郑朝宗翻身上马,斩马刀在晨风中划出一道寒光。

他望着远处长安城高耸的城墙,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太学,他曾在《长安志》里夹过一片枫叶——如今那片枫叶早已褪色,但此刻胸中翻涌的热血,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炽热。

「传令全军,」他的声音混着马蹄声传遍整个营地,「目标长安,全速前进!让折可适看看,什麽叫做『静塞军的雷霆』!」

……

长安城内,文彦博正盯着手中的「折家军求援信」皱眉。

幕僚小心翼翼地说:「太师,这信会不会是……」

「我当然知道可能是陷阱。」文彦博忽然将信拍在案上,眼中闪过狠戾,「但李昌祚部已断粮三日,若再不带回粮草,明日怕是要哗变了。」

他忽然转身望向窗外,只见城西方向腾起几缕黑烟——那是细作来报,长安的粮草囤积点起火了。

「开城!」文彦博猛然扯下腰间的调兵符,「命李昌祚率三千精兵出春明门,务必在午时前抢回粮草!至于折家军……」

他握紧拳头,指节抵在太阳穴上,「若真是陷阱,便让李昌祚做饵,钓出郑朝宗的主力——我就不信,他区区三万人马,能同时吃下长安和折家军!」

幕僚退下后,文彦博独自走到城楼,望着远处烟尘渐起的静塞军大营。

他忽然想起上个月收到的密报,说郑朝宗每次战前都会登高一呼,用太学里学来的「激将法」鼓舞士气。

此刻他仿佛听见对方的声音穿透城墙,在耳边响起:「文彦博,你死守长安如缩头乌龟,可敢与我静塞军野战?」

「野战?」文彦博忽然冷笑,指尖抚过城墙上的弩孔,「郑朝宗啊郑朝宗,你以为我不知晓静塞军擅长野战?可惜这是长安,是你永远攻不破的铁城——就算折家军覆灭,我也能耗到你粮尽援绝!」

辰时初刻,春明门的吊桥缓缓放下。

李昌祚骑在马上,望着远处浓烟滚滚的粮草囤积点,手心全是冷汗。

他回头看了眼紧闭的城门,忽然想起文彦博临行前的警告:「若敢退缩,全家抄斩。」

于是一咬牙,挥刀向前:「弟兄们,抢回粮草,便是活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