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真……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啊(1 / 2)

在场朝臣都是处在大明政治中心的核心人物,心里稍稍算计了一番,便越觉得这件事情……

也有点离谱了。

黄河容易泛滥,重视水利,这关注点本没有问题。

前头的洪武朝就是收入拮据的情况下,每年也都会有定量的钱粮放在这上面。

只是还往上追加,还一次性加这麽多,就靡费了。

当然,另一方面。

朱允熥一次性提了两件大事,把这些盈馀都给消耗得差不多了,他们原本都在打着的如意算盘,想着今年多少可以多得些预算,好做事轻松些,也落空了,出于这个原因,在场许多人自然也是有些不太愿的。

朱允熥也知道,自己提的第二点虽然不是什麽荒唐任性的打算,但于公于私,这些人肯定还是要有些微词的。

他不以为意地打了个呵欠,道:「关于此事,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半年下来,众所周知。

这位开乾皇帝询问意见,那都不算真问,只算通知。

就算心里各自有些见解丶亦或是些许私心上的倾向,一时也没多少人敢大声公然反对驳斥。

过了好一会儿。

吏部尚书詹徽,这才站出来,不过他在朱元璋手底下都能把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捞到手,肯定不是袁泰那种不会转弯的死脑筋。

当场先给自己叠了一层甲,肯定了朱允熥的做法:

「启禀陛下……」

「水利,自古以来,是历朝历代都必须重视之事。所以微臣以为,陛下此举上合天道,下合民心。」

「天佑大明,陛下为大明第二代雄主,果然是圣明之君,心怀天下百姓,把百姓的性命放在心上,把百姓的温饱放在心上,对得住百姓的一声「君父」!

「陛下素来见解独到,天资聪颖,微臣等虚活数十年,亦是不得不对陛下甘拜下风, 若是微臣对此的些微拙见想错了,那也全是因为微臣比不得陛下聪慧,也望陛下莫要与微臣这样的蠢人计较。」

嗯……詹徽这老油子长袖善舞丶能说会道惯了,又是连着放了一大串彩虹屁,给自己叠了一万张甲。

话音落下。

在场不少人朝詹徽投去了复杂的目光。

一方面,他们当然乐意有人出来说上一说,毕竟无论从他们固有认知的合理性角度来说,还是私下里的小九九来说,他们都希望有人能出面,詹徽站出来了,他们这群人当然都是喜闻乐见的。

只是另一方面,众人又对詹徽这货的油嘴滑舌,有些一言难尽。

而朱允熥这边,就算知道他这一长串的彩虹屁后面,肯定还接着一句「不过」丶「但是」,一下子也给他看乐了。

毕竟詹徽话说得的确漂亮,他这样一说,只怕任谁都生不起太大气来。

朱允熥便也不置可否,只用手指摩挲着旁边茶杯的杯盖,面上露出些饶有兴趣的神情来。

詹徽稍稍顿了顿。

这才抿了抿唇继续说下去:「陛下,微臣以为……原本的三百万石水利工程预算并不算少,诚然,百姓的事永远是最大的事,既去岁多了盈馀,再追加些预算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再追加三百万,出手就有些太大了,不若这个追加的数额,稍微调整调整?」

「譬如……」

「京师直隶一带建造圩田之事,或可以缓上一缓。」

「毕竟黄河并不直接流经京师直隶,若说影响到京师直隶下的州丶府,除非碰上极大的暴雨连绵,这却算不得太过常见;再者圩田的维护成本也高。」

「为一不太常见的事情如此大费周章……是否也不太划算?有失了陛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意?」

「当然,这些都都只是微臣一己之拙见,若是说错了,微臣先在这里给陛下请罪!若是陛下觉得微臣说得还算在理,这数额如何调整,终究也还得看陛下如何筹谋。」

詹徽这老油子说起话来,自然是滴水不漏的,纵然心里也是有些紧张丶有些发憷,可面上却十分平静,娓娓道来,言辞委婉,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处来。

而詹徽也知道面前这位少帝的脾性。

他说了要做的事情,那是一定会去做的,没人能劝得了,想要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也就只有挑一些最局部的地方敲敲边鼓。

在场诸多朝臣的意见,以上头那位的目光,肯定一眼都能看得出来,自己如此敲敲边鼓,再捧上一捧,或许还能从这件事情上抠搜出一些预算来。

至于这数目是多少。

那他可就不敢提了。

听完詹徽这一番话,在场众人的目光皆是微微一亮,什麽都没说,胜似什麽都说了:「啧啧,这詹大人自前朝到今朝都能身居高位,我特麽还真是一点不眼红……」

而有詹徽这老油子起头。

其他人也似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心中微微一定,纷纷先后出列附议:

「詹大人此言有理!」

「陛下心怀天下,希望大明好丶希望百姓好,这是明君,不过微臣拙见,大明国朝诸事繁多,可以为百姓筹谋的地方,也不止于一处,若能将这预算更均匀一些分配开来,或许收效会更大也未可知?」

「微臣以为此言有理。」

「微臣也附议。」

「……」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跟在詹徽屁股后面造势的同时,没忘记先吹捧吹捧朱允熥叠个甲什麽的。

朱允熥往后靠了靠。

沉吟了片刻才淡淡一笑,道:「看来詹爱卿和诸位爱卿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嘛!不过嘛……既然知道自己是拙见,下次就不用再说了。」

声音是温润的。

话是冰冷的,一句话: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

诚然。

詹徽和其他人毕竟也是治国之才,说的都十分在理。

挑不出什麽毛病来。

可这是基于他后世而来的先知先觉的一条政策。

这些人不知道某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可朱允熥却知道,自然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这群人给动摇了。